對長者生活保障的承擔

///對長者生活保障的承擔

對長者生活保障的承擔

來源: 明報   作者:方敏生    2012-02-28 16:14

老年生活保障政策在香港討論已超過40 年,老年貧窮問題並沒有因為2000 年推行強積金計劃而改善。根據香港社會服務聯會的研究,超過27 萬名長者生活於低收入住戶,貧窮率超過33 個百分點,即每3 位長者便有一人生活於低收入家庭,遠高於其他發達國家。

過去兩年社會就「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有熱烈辯論,許多婦女、長者、社福及公民社會團體均表示支持,反對的亦多支持對退休制度作出改革,對於為富裕長者提供退休保障則有較大保留。多個團體的民意調查亦發現超過八成市民支持政府盡快就退休保障改革進行全面諮詢,正正反映市民願意透過全民討論尋求社會共識,共同解決這個香港必須解決的問題。

誠然,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老有所養」都是香港人普遍認同的核心價值,問題在於用什麼具體方法予以落實, 制度是否公平合理,社會又是否願意負擔。

由於社會近年對老年貧窮問題有較多討論,即使現屆政府亦不得不承認貧窮問題的嚴重性,提出優化的高齡津貼(即俗稱生果金)、綜援及強積金制度。

撇開這些制度的設計缺陷,宏觀來說,社會對長者退休保障投入的資源根本嚴重不足,現時香港政府每年用於生果金及綜援的公共開支只及本地生產總值的一個百分點,僅及經濟合作發展組織34 個國家的七分之一。透過如此緊絀資源去解決長者貧窮問題,無異舉梯登月。

可供考慮的時間已不多

若要解決老年貧窮問題,必須投入更多資源,將涉及不同群體的利益,是個燙手山芋。然而,維持現有退休保障制度,是否代表沒有利益矛盾?維持現制度,只不過代表27 萬貧窮長者的利益繼續被犧牲。不改革退休制度,長者拾荒的景象一天不會消失!

更重要的是,可供香港考慮的時間已不多了。香港長者將隨戰後嬰兒潮出生的港人踏入老年,而在未來20 年大幅上升。香港要進行退休保障改革,必須盡快進行,並把握未來幾年壯年人口仍算較多的時機進行融資,以應付日後人口急劇高齡化所帶來的負擔。

正如上述民意調查的結果顯示,香港市民已明確表達出願意解決退休保障問題的成熟智慧,特首候選人亦應該展現出解決老年貧窮問題的勇氣,承諾在下屆特區政府帶領政府及社會推動退休保障改革。

(* 文章刊於2012年2月28日 明報 )

By |2018-10-05T14:56:06+00:00二月 28th, 2012|生命教育, 生命文化|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