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亥年二月十五日

/, 慈善基金, 慈善活動/己亥年二月十五日

己亥年二月十五日

今天佛學講座,香港公開大學賽馬會社區守望相助課程派了北區醫院熊姑娘及沙田醫院林姑娘來園,為善信講解日常家居預防跌倒小貼士,現場反應非常熱烈和愉快。

來源 : 邱師兄

第一部份:經學     太上清靜經

真常品第十二

老君曰,大道無形,生育天地。大道無情,運行日月。大道無名,長養萬物。吾不知其名,強名曰道。夫道者,有清有濁。有動有靜。天清地濁。天動地靜。男清女濁。男動女靜。降本流末。而生萬物。清者濁之源。動者靜之基。人能常清靜。天地悉皆歸。夫人神好清,而心擾之。人心好靜。而慾牽之。常能遣其慾,而心自靜。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慾不生,三毒消滅。所以不能者,為心未澄,慾未遣也。能遣之者,內觀其心。心無其心。外觀其形。形無其形。遠觀其物。物無其物。三者既悟。惟見於空。觀空亦空。空無所空。所空既無,無無亦無,無無既無,湛然常寂。寂無所寂,慾豈能生,慾既不生。即是真靜。真常應物,真常得性,常應常靜,常清靜矣。如此清靜,漸入真道。既入真道,名謂得道。雖名得道,實無所得。為化眾生。名謂得道。能悟之者,可傳聖道。太上老君曰,上士無爭,下士好爭。上德不德,下德執德,執著之者,不明道德。眾生所以不得真道者,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驚其神。既驚其神,即著萬物。既著萬物,即生貪求。既生貪求,即是煩惱。煩惱妄想,憂苦身心,便遭濁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靜矣。

文昌帝君詩曰︰

乾坤日月皆無心、赤炁揚輝處處靈。

惟有玄根同太極、自然煥發合天經。

流行萬古兼千古、合撰清甯永太寧。

清淨洞陽敷妙德、真機運動不留停。

孚佑帝君詩曰︰

真常之氣大而剛、充塞乾坤顯一陽。

自此升平千萬世、恒安熙皓樂無疆。

清氣靈圖皆煥發、瓊書寶典善鋪張。

天地有根因有此、玄玄妙妙見真常。

釋迦牟尼佛傳

第九章 美麗的耶輸陀羅妃

第二部份:智慧語

  1. 默默的關懷與祝福別人,那是一種無形的佈施。
  2. 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會香的。名聲與尊貴,是來自於真才實學的。有德自然香。
  3. 人生就象一場戲,因為有緣才相聚。相扶到老不容易,是否更該去珍惜。為了小事發脾氣,回頭想想又何必。別人生氣我不氣,氣出病來無人替。我若氣死誰如意?況且傷神又費力。鄰居親朋不要比,兒孫瑣事由他去。吃苦享樂在一起,神仙羡慕好伴侶。

第三部份:適飲適食

薏米

  1. 用於小便不利,水腫,腳氣及脾虛泄瀉等。本品甘補淡滲,功似茯苓。對於脾虛濕滯者尤為適用。若脾虛濕盛之水腫腹脹,食少泄瀉,腳氣浮腫等,多與茯苓、白朮、黃耆等藥配伍。又因其性偏涼,能清利濕熱,亦可用於濕熱淋證
  2. 用於濕痹拘攣。本品能滲濕,又能舒筋脈,緩和攣急。若風濕身痛發熱者,常與麻黃、杏仁、甘草同用,如麻杏薏甘湯。若風濕久痹,筋脈攣急、水腫,用薏苡仁煮粥服,如《食醫心鏡》薏苡仁粥。若濕鬱熱蒸,蘊于經絡,可與滑石、連翹同用,如宣痹湯。
  3. 用於肺癰,腸癰。本品清肺腸之熱,排膿消癰。若肺癰胸痛,咳吐膿痰,常與葦莖、冬瓜仁、桃仁等同用,如《千金方》葦莖湯;治腸癰,可與附子、敗醬草、丹皮配伍,如附子薏苡敗醬散。
  4. 用於頭髮:它具有營養頭髮、防止脫髮,並使頭髮光滑柔軟的作用。
  5. 用於皮膚:使皮膚光滑,減少皺紋,消除色素斑點的功效。對面部粉刺及皮膚粗糙有明顯的療效,另外,它還對紫外線有吸收能力,其提煉物加入化妝品中還可達到防曬和防紫外線的效果。
  6. 此外,薏仁算是榖物的一種,以水煮軟或炒熟,比較有利於腸胃的吸收,身體常覺疲倦沒力氣的人,可以多吃。薏仁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分解酵素,能使皮膚角質軟化,對皮膚贅疣、粗糙不光滑者,長期服用也有療效。

藥膳菜譜介紹

  1. 薏米百合粥: 薏仁1兩、百合2錢、紅棗5粒
    薏仁、百合淘洗後溫水浸泡20分鐘,紅棗洗淨。放入鍋中加水煮開後轉小火煮至薏仁開花,湯稠即成。食時冷熱均可。如放冰箱中,加蜂蜜食用,去暑效果明顯。能清熱潤燥。適用於面部扁平疣、痤瘡、雀斑、皮膚乾燥等
  2. 薏米蓮子山藥粥: 薏米、淮山各1兩,蓮子、粳米各兩半;白糖1兩。做法是先將蓮子、淮山、粳米、薏米洗淨浸透,蓮子去芯;然後取瓦煲一個,放入蓮子、淮山、薏米煲90分鐘;最後加入冰糖稍煮片刻即成。 薏米性涼味甘,有清熱利濕、健脾益氣、美白祛斑之工效,主治泄瀉、淋濁、帶下、子宮頸癌、面色黯淡、雀斑等症。蓮子可補益脾胃、止泄固精。此粥適宜身體虛弱及脾虛型帶下患者常食。
  3. 珠玉二寶粥: 先把生薏米仁2兩煮至爛熟,而後將生山藥2兩搗碎、同煮成糊粥。本藥粥功能補肺、健脾、養胃,適用于陰虛內熱、勞嗽乾咳、大便瀉泄,食欲減退等脾肺氣虛的病症。
By |2019-10-31T12:48:52+00:00三月 21st, 2019|佛學講座, 慈善基金, 慈善活動|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