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大掃除

心靈大掃除

來源:明報   作者:鄧孟聰    2012-01-20 17:26

農曆新年將至,又是忙着大掃除的日子。很多人聽到大掃除三個字便好生煩惱,尤其平日甚少自行打掃,愛聘請家務助理的人士。這段期間,家務助理可說其門如市,個多月前已經預約爆滿。請不到家務助理的,唯有自己動手,一年一度幹一次「粗活」。


其實聘請家務助理也不表示自己毋須動手,家務助理頂多替你清潔,其他積壓了一整年的私人物件還是要自行執拾,否則與日常打掃何異?大掃除就是把一年積下來的垃圾清理掉,但什麼是垃圾,什麼是有價值,總不能靠家務助理替你決定吧。

掌握竅門 家務變樂事

曾幾何時,我也很抗拒大掃除,不是怕幹「粗活」,而是工作太忙佔去大部分時間,假期只想休息不想動。後來因為生活和工作模式的轉變,每天可以騰出一點時間來,也就開始做點家務,初時也不慣,像處理例行公事般馬虎,可幹下來卻慢慢掌握到一點竅門,愈做愈想做得好,竟然產生興趣來。像晾曬衣服要先把衣物揚開拉直,否則晾乾之後會縐得熨也熨不平;炒過菜的鑊子要先用水浸一會兒才容易清洗,太肥膩便先用紙將油漬抹掉,否則用再多清潔劑也不成,這些都是從日常實踐中得來的經驗。不過慢工出細貨,故常給身邊人投訴手腳慢,阻礙了一家人的溫馨時間。

漸漸,我開始喜歡做家務,甚至每日以洗碗為樂。還記得小時候,幫媽媽洗碗就是一件樂事,看着一隻又一隻碗碟從自己手上由污漬斑斑到光潔無瑕,清潔劑的泡泡像閃爍着神奇魔法(當時還不知道化學清潔劑的毒害),玩得不亦樂乎。

完全專注 活在當下

細想起來,那種投入程度,就有點兒活在當下的意味,完全專注於當下所做的事,將其他一切都放下,投入其中,自得其樂。原以為很難實行的人生哲理,原來我們自小已懂,只不過經不起歲月冲刷,遺忘了本有的性情。

「粗活」一點不粗,其實是給自己精神上的休息,心靈上的打掃,只要幹得專注,別邊幹邊想着其他事情,集中精神去打掃,享受打掃,樂在打掃,打掃也可以是一種修持,像行禪;一種藝術,像繪畫。同樣的專注,不同的方式,粗活也有粗活的價值。

你還會為大掃除而煩惱嗎?

By |2018-10-05T15:10:05+00:00一月 20th, 2012|生命教育, 生命文化|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