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3000年前圖坦卡蒙神秘葬禮

///揭秘3000年前圖坦卡蒙神秘葬禮

揭秘3000年前圖坦卡蒙神秘葬禮

來源:文匯報   作者:    2011-11-26 16:20

參與「木乃伊製作實驗」的專家在亞倫的遺體前:左一為法醫專家PeterVanezis,中間分別是考古學家斯蒂芬與裘安,右一為病理學專家MaxineCoe

人類歷史上新增添了一具木乃伊。不過,這並不是考古學家的探險成果,而是用一位逝世不久的英國病人製作而成。

根據亞倫·比利斯的遺願,他的屍體被捐獻給英國約克大學的考古學研究員,進行「木乃伊製作實驗」。2011年10月24日,對此全程跟拍的紀錄片在英國電視四台首播。

「實驗,就是嘗試不同的方法,來做成一件事情,萬一做不成,那也不是世界末日,是不是?」紀錄片中,自稱「沒有讀過多少書」的亞倫樂觀地道出自己的想法。儘管這個實驗上一次獲得成功,是在3000多年以前的古埃及新王國時期。

考古學家們這一次的使命,是利用亞倫的遺體,完整地復原公元前1323年,法老圖坦卡蒙被製作成木乃伊的過程。作為最著名的木乃伊,圖坦卡蒙的遺體被認為是保存得最為完好的木乃伊之一。

「整個過程真是一個巨大的挑戰,我們都感覺對亞倫的遺體肩負重任。」參與實驗的裘安·弗萊徹博士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能幫助生者更好地理解處理逝者遺體的方法,是件很神奇的事情。」

以後我的孫子孫女會告訴同學們,「我的爺爺是一個法老呢」,這大概是我留給他們的遺產。

圖坦卡蒙是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十八王朝的法老。他沒有做出多少可以讓後人記載的顯著功績,卻因為遺體被製成木乃伊而廣為人知。史料記載,他9歲時繼承帝位,19歲時突然死亡,死因至今是個謎。

3000多年後,在大洋彼岸,亞倫有著迥異的人生。他生活在英國東南部的海邊小鎮托基,以開出租車為生,最大的樂趣是陪伴5個孫子孫女。日子多年來一直波瀾不驚,直到去年年中,60歲的亞倫被確診為肺癌晚期,「最多能活6個月」。

「我要一個最省心的葬禮得了,就把我放在一個紙盒子裡,葬在後花園吧!」在家人面前,亞倫一度表現得很坦然。

那時,他還沒想過,自己會和古埃及法老有何瓜葛。直到發現了報紙上招募「身患絕症,自願將遺體製作成木乃伊」的英國市民時,亞倫改變了初衷。「以後我的孫子孫女會告訴同學們,『我的爺爺是一個法老呢』,這大概是我留給他們的遺產吧。」他很是幽默地說。

亞倫毫不猶豫地報了名。飯桌上,「就像談論天氣一樣」,他輕鬆地把這個消息轉告老伴。68歲的英國老太太一開始很是驚訝,但又隨即釋然。在她眼中,丈夫一輩子鍾情新鮮玩意兒,即便是工作,他也熱衷不停地換行。

「運輸工,棚架工,出租車司機……幾乎你說得出名字的,他都做過。」妻子珍妮特說。

相比之下,對於發出邀請的兩位考古學研究員而言,亞倫的選擇可是一份「巨大的禮物」。在過去19年裡,英國約克大學考古系的斯蒂芬·伯克利博士與裘安·弗萊徹博士一直攜手鑽研古埃及的木乃伊技術。

最初,他們利用X光與各種化學檢測工具,分析木乃伊的組織樣本,試圖弄明白這些「人工乾屍」的化學過程。掌握原理後,他們開始復原古埃及人所用的各種材料,例如樹脂與植物油。斯蒂芬甚至把自家的一間花園小屋改建成屍體防腐實驗室:房內真實模擬埃及的炎熱與乾燥環境,實驗對像則是「最接近人體肉質」的豬腿。

木乃伊技術,一直是古埃及人守口如瓶的秘密。在數千年的實踐中,他們發展出一套成熟的屍體防腐技術,卻沒在紙草上留下什麼記錄。至今可供參考的史料,只有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在公元前450年訪問埃及時寫下的一些文字。

直到上世紀20年代,有關木乃伊技術的知識在學界才初具框架。1994年,美國埃及學家鮑勃·布萊爾首次參照古埃及技術,將一名74歲的匿名男子的遺體成功製作成木乃伊。

不過,斯蒂芬與裘安更加雄心勃勃。「布萊爾的實驗,效果並不是太好。」斯蒂芬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解釋說。他與裘安發現,在木乃伊技術的頂峰時期——古埃及新王國第十八王朝,一些木乃伊比如圖坦卡蒙的遺體,可以保存得惟妙惟肖。

多年來,他們已經在將近200隻豬腿上進行實驗,一遍又一遍地驗證、修訂他們所發現的理論,不斷逼近古埃及人「最完美的」木乃伊技術。

「最終的測試,就是在人體上了。」斯蒂芬認為。這兩位英國博士在咨詢專業法律意見後,在電視台的協助下,向公眾大膽地發出一份遺體招募廣告。

亞倫則是全英國唯一一個應徵者。

等待亞倫的不是一個傳統葬禮,而是3000多年前圖坦卡蒙在死後所經歷的神秘儀式

「儘管斯蒂芬博士非常自信,」裘安對中國青年報記者說,「但還是有人擔心,一些事情由不得我們控制,會出差錯。」

倒是瀕臨死亡的亞倫出奇地樂觀。「要知道這種技術是否行得通,唯一的辦法就是試一試了。」亞倫這樣認為,「如果沒有人自願捐獻遺體,那學者什麼也發現不了。」

「隨著時間推移,他越發希望人們能從他身上學到點什麼。」亞倫的女兒妮可拉留意到,這樣的想法反而讓她的父親在最後的日子裡更加釋然。

2011年1月24日,亞倫在平靜中病逝。等待他的不是一個傳統的葬禮,而是齊集在英國謝菲爾德市醫學法律中心的一群專家:除了斯蒂芬和裘安,還有一個法醫專家和一個病理學專家。他們必須與時間賽跑,因為在死亡降臨的幾分鐘後,人體的分解已經開始了。

實驗室裡,沒有任何昂貴的現代儀器,只是溫度、濕度與埃及的環境相似。在這裡,一群現代防腐匠人試圖重現3000多年前圖坦卡蒙在死後所經歷的神秘儀式。

只見法醫專家從遺體中逐一移除內臟,僅僅保留了大腦與心臟。「古埃及人相信,神靈會根據人們心臟的重量,決定逝者能否重生。」裘安介紹說,「重生後,靈魂可以隨心所欲地出遊,但它還需要回到原來的身體,那是它永久的家。」

亞倫的遺體接著被用含有松樹樹脂的溶液進行清潔。數千年前,這種樹脂已被古埃及人用於抗菌。然後,添加了香料的一個個亞麻布團被慢慢地填進遺體內,以便固定形態。

完成這一切之後,大膽的實驗才真正開始。

古埃及人保存遺體的秘方,是用一種產自當地的泡鹼,使遺體脫水,但同時這種物質又具有極強的腐蝕性。新王國時期的人們是如何控制泡鹼的使用,這成了困擾斯蒂芬與裘安多年的難題。

16年前,布萊爾在實驗中直接使用了干性泡鹼。雖然那是製作木乃伊的傳統方法,但裘安在研究中發現,進入新王國時期,古埃及人更加聰明,已經學會了把泡鹼稀釋成一種溶液。

這還不是最為關鍵的發現。斯蒂芬留意到,一份希羅多德的譯本暗示說,新王國時期的人們可能「先使用一些有機物,然後再用泡鹼」。

此時,實驗室裡的燈光已被調得非常昏暗,為的是防止光線中的紫外線影響遺體的膚色。斯蒂芬與裘安終於開始把過去多年的假設付諸實踐。

他們先為遺體「穿上一件具有保護性的大衣」:用固定比例的植物油、松樹樹脂、白蠟與香料等有機物調製出溶液,均勻地塗在遺體上。為了研究「大衣」的準確「原料」,斯蒂芬過去一度用上了他在本科與碩士時攻讀的化學知識,追蹤木乃伊樣本上已經退化的複雜有機物。

經過這幾個步驟,亞倫的遺體已經變得「非常脆弱」了。專家們小心翼翼地把遺體抬起,放進一缸泡鹼溶液中。斯蒂芬與裘安曾花費8年的心血,來研究古埃及人稀釋泡鹼的具體濃度。

這一缸看似普通的溶液,將使遺體發生神奇的化學變化:水分緩慢地被抽走,泡鹼逐漸滲進軟組織、脂肪與骨架,使其轉變為更穩定的成分,以抵禦腐爛。

35天之後,專家們屏住呼吸,小心地把亞倫的遺體搬出來。在一個密閉小房乾燥兩周後,遺體的每個部位被逐一裹上精心剪裁的亞麻布,隨後又被送回了密閉小房。在這個濕度被嚴格控制在28%、溫度為25攝氏度的古墓般的房間內,遺體還要被「晾乾」6個星期。

「對古埃及的防腐匠人來說,這便是他們最後一次見到古墓中的遺體了。」裘安說。

這一實驗成果或將帶來遺體防腐的新方法,讓遺體保存得更「真實、柔軟」

眼下,在「古墓」外默默等候的,不僅有一群好奇的學者,還有亞倫的遺孀。

被送進密閉小房後不久,珍妮特帶著一本家庭相冊,還有好幾幅孫子、孫女的畫作,來「看望」丈夫。透過綁帶之間的縫隙,她觸碰了遺體,還像過往一樣調皮地「掐了他一下」。

「我很驚訝,他還是柔軟的,我還以為他會變得像石頭一樣僵硬。」珍妮特說。她看著全身裹著亞麻布,連臉部也完全被蒙了起來的丈夫,沒感覺什麼異樣。「我知道,這是他想要的,他得到了像國王一樣的待遇。」

然而,亞倫的遺體能否保存得像圖坦卡蒙那樣,這時仍然未有定論。在亞倫逝世的整整3個月以後,一群古埃及學家、科學家、屍體防腐專家來到了遺體旁,開始檢測遺體保存的效果。

他們慢慢地揭開纏繞在遺體腳部、手部以及頭部的亞麻布——斯蒂芬與裘安一眼就辨認出來,「這就是亞倫,不可能是別人了!那是一個難以忘記的時刻。」裘安回憶說。

一旁的法醫專家給出了更專業的判斷:「遺體的皮膚與組織已經被正確、成功地乾屍化。」

這意味著,斯蒂芬與裘安此前的假設完全正確。「我們發現了最惟妙惟肖的木乃伊究竟是怎樣做成的,」裘安興奮地說,「這修正了人們長久以來的觀念,即木乃伊只用干性泡鹼來處理。」

就連病理學家與解剖學家也對這具當代木乃伊的效果感到驚訝。他們認為,這一實驗成果或將帶來遺體防腐的新方法,讓遺體保存得更「真實、柔軟」。當前,保存遺體主要採用福爾馬林,即甲醛,但該物質被廣泛認為可以致癌。

不過,最得意的還是斯蒂芬。「這證明了要推翻一個前人默認的理論,大學實驗室這種『常規路徑』不是唯一的方法。」這個長期在自家花園小屋裡埋頭實驗的男人說,「未來三千年,亞倫的遺體一定會保存得像古埃及十八王朝時那些最好的木乃伊那樣。」

公元前1323年,圖坦卡蒙的遺體被製作成木乃伊後,安放在位於埃及帝王谷的古墓中。在這個坐落於尼羅河西岸的山谷裡,圖坦卡蒙安安穩穩地呆了3000多年,直到1922年,英國探險家霍華德·卡特才破門而入,發現了他的遺體。

亞倫卻沒有辦法得到類似的安寧。自從英國電視台將有關他遺體的木乃伊製作過程公開播出後,爭議就開始了。有人指責亞倫一家「口味古怪」,還有人評論說這不是嚴謹的科學實驗,只是電視台「聳動視聽」的做法。被稱為「木乃伊先生」的布萊爾教授也忍不住加入討論:「這個實驗很有價值,不過,向公眾公開實驗對象的信息,就很奇怪了。」

但被此實驗吸引的依然大有人在。最近,有不少英國市民聯繫斯蒂芬與裘安,希望自己死後接受與亞倫一樣的儀式。「這很有趣,」裘安說,「在我們的文化裡,死亡是一件很少被提起的事情,儘管它無法避免。」

無論如何,對這一切紛爭,亞倫肯定不在乎了。與古埃及人不同,這個生活在21世紀的英國男人並不相信來世。對於死亡,他的觀點是:「你死了就是死了,就是這麼簡單。」

By |2018-09-13T17:46:13+00:00十一月 26th, 2011|最新新聞, 最新消息|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