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葬興起去年660宗

///海葬興起去年660宗

海葬興起去年660宗

來源:成報   作者:    2012-04-10 14:41

本港骨灰龕位嚴重短缺,不少巿民另謀方法處理先人的骨灰,並有愈來愈多人接受海葬,食物環境衞生署指出,過去數年選擇海上撒灰的人數增長達四倍,由07年的160宗申請,飆升至去年超過660宗,而食環署2010年開始提供渡輪服務,免費接載巿民出海撒灰,至今已處理逾1,200宗申請,由於需求漸增,故今年1月提升服務,由以往的較小型的渡船,改用可容納多於200人的大型渡輪。以海葬模式處理先人骨灰,對73歲的方老太來說有著特別意義,「他愛海,他的一生屬於海,所以他說要葬於海」。坐著輪椅的方老太,帶著丈夫的骨灰,由兒子陪同登上渡輪準備進行海葬。她憶述丈夫方榮康生於斐濟群島,父親本是生意人,因安排運貨而開始造船,而方老先生來到香港後最終以設計和造船作為終身職業。

繼承父業的方偉祺接受「政府新聞網」訪問表示,父親生前得悉食環署的海上撒灰服務,覺得十分適合自己,故囑咐要在他身後申請這項服務,「爸爸造船,我自幼跟隨爸爸出海試船,海就像我們的家」。他指把父親的骨灰撒進海中,就像帶他回家。

協家屬開「無盡思念」網

同樣為丈夫申請海上撒灰的黃太表示,丈夫臨終前叮囑她要圓其心願,「他很喜歡海,也很喜歡旅遊,將骨灰撒進海中,他便可以隨水漂流,四處遊歷」。食環署今年起改以大型渡輪進行海葬服務,令黃太減輕負擔,「起初以為要乘坐細船,我還擔心暈船」,她曾想過租用私人遊艇為丈夫進行海上撒灰儀式,但價格昂貴,後獲悉食環署提升服務,可容許最多七位親友同行,故立即提出申請。

食環署的職員在渡輪上協助家屬開設「無盡思念」網站,黃太和親人亦即時登記,她認為丈夫作出海葬的決定,另一原因是為子女節省開支,毋須為他購買龕位,設立網站可讓他們日後可隨時隨地在網上追憶及悼念丈夫。食環署的海上撒灰服務,更包括有專業禮儀師協助家屬分批進行不同宗教的悼念儀式。

By |2018-09-13T12:11:32+00:00四月 10th, 2014|最新新聞, 最新消息|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