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沒有敬老院,只有療養院

///美國沒有敬老院,只有療養院

美國沒有敬老院,只有療養院

來源:轉載   作者:佚名    2010-11-03 16:15

美國的養老制度很完善。人們只要在年輕的時候勤勞守法,按時納稅,老了就可以生活得很舒適。

2007年秋天,我隨一個老人中心的老人們到紐約郊外的農場去摘蘋果,這個項目是每年都由紐約華人總商會贊助的,我也經參加過三次了。每次參加這個活動,我都感到老人家特別開心,很有活力,他們的生活充滿陽光。他們在大BUS上都要唱卡拉OK,一路歡歌,他們講了很多故事。看到他們,我就好想快點老,快點退休。

郊游結束後,有一位紐約的老太太想與我結伴回家。別人都走了,她等著我,因為我們住的地方離得很近。她打電話叫了一輛林肯車(電話叫租的一種,一般都是舒適寬大的美國林肯車,必須先打電話去預約,不像街上的出組車)。我要付錢時,她很生氣,堅決不要我付。她告訴我她一人住,房子是美國政府補貼的,每月有七百多美金的收入,她根本用不完這些錢,房子不用錢,保險不用錢,生活費一個月只花得了一兩百美元。她年輕時到美國,在衣廠工作,每月為美國政府上稅,為美國做過貢獻,她對現在的生活狀態很滿意,經常去參加老人中心的活動。就算年齡大了,行動不方便,政府也有一種老人白卡的項目:由國家出錢,派家庭保健護士給你(不同於保姆,她們不僅僅為你作飯,洗衣,打掃衛生,還得有護理知識)。但前提是你必須是美國公民,才能享受這些待遇。

2008年秋天的郊游,我遇到另外一位老太太,她70多歲了,是在中國退休以後再由女兒、女婿申請來美的。移民來美國的老人,基本上跟這位老太太一樣,一般是兒女申請來的,來美國後很自然拿到綠卡。老太太居住五年以後,加入了美國國籍,她就能享受美國老人們的一切待遇,每月七百多元美金,她最多用二百多,每月存入五百,一年下來就是幾千美元,她已經給了女兒好多個幾千了。她高興地說現在的收入比她在中國工作時要多好多呢,雖然她在年輕時沒有為美國工作過,沒有為美國做出直接貢獻,但她的女兒們在為美國工作。

誰沒有老的那一天呢?特別像我們這一幫人,人到中年還光棍一條,老的時候只有當“五保戶”了(中國朋友們經常開我玩笑說還不結婚生孩子,老了只能當五保戶進敬老院了)。美國沒有敬老院,只有療養院,華人戲稱那是“等死院。”

放眼未來,展望我們的黃昏歲月,入籍倒是很有意義。更何況,我們一直在工作,一直為社會的繁榮做出貢獻,一直在繳稅,按照規定,政府會在你退休後根據你納稅的比例給你津貼,交了那麼多年的稅,不去享受這些待遇似乎也不合算。而且我想我到老時,每月絕對不止700美元。

我們很多美國籍的朋友曾經討論過,大家老的時候可以一起修一個五星級的療養院。大家在療養裡享受政府補貼,單身的可以談談黃昏戀,把年輕時因為刻苦工作沒談戀愛的遺憾補回來,何樂而不為呢?

By |2018-10-05T13:04:05+00:00十二月 3rd, 2010|殯葬文化, 生命文化|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