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年人心理健康能長壽老年人要想健康長壽,就必須注意調節自己的情 緒,保持健康心理。那麼,應該怎樣保持健康的心理呢?首先,要有樂觀主 義精神,常藻青春活力,積極參加力所能及的社會活動。譬如,走親訪友, 旅遊參觀,考察訪問,進行社會調查等。通過這些活動,對克服老年人的老 朽感、孤獨感和無價值感等是頗有裨益的,而且還能增添生活的樂趣。其次, 要堅持有規律的生活。尤其是離、退休以後,原來工作時的一套生活程序已 經消失,如果不妥善地安排新的生活日程,無聊的感覺就會乘虛而入,生活 將變得單調無味。所以,應該參加一些力所能及的體育活動,如打太極拳、 練氣功、散步等;也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體力勞動和家務勞動等;還可以 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聽聽音樂,看看戲劇,習書作畫,種花養魚等。第三, 要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和睦的家窿,友好的鄰裏關系是健康所不可缺少的 因素。它可以使老年人的心理得到某種滿足,從而使他們感到家庭和社會的 溫暖。國外人口壽命調查統計資料表明,長期單身的未婚者和離婚者,平均 壽命要比有和睦家庭者縮短五年左右。據我國人口調查資料表明,大多數長 壽老人都有和睦的家庭生活。第四,要正確對待疾病。老年人由於年齡的增 長,往往體弱多病,因而容易引起焦慮煩躁、憂心忡忡等心理狀態,這種心 理狀態會加速疾病的蔓延。因此,正確對待疾病是老年人心理衛生的一個重 要方面,樂觀主義和堅強的意志,是老年人戰勝病魔的最寶貴的心理要素。
總之,老年人要注意生理衛生,更要講究心理衛生,做到遇事不躁不怒, 心境從容坦蕩,悠閑樂觀,精神生活豐富,切不可獨困鬥室,無所事事,懶 散無聊,唉聲歎氣。另外,家庭和社會也要關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以使每 位老年人都能健康長壽,愉快地歡度晚年。
情緒能影響健康
現代醫學證明,有些疾病的發生並不是器質性的病變,而是與精神狀態 不佳,情緒異常有關。以高血壓為例,如果情緒反應接踵而來,不斷發生, 首先產生間歇性的高血壓,之後就轉為頑固性的高血壓。再以癌症為例,雖 然目前離開徹底揭開致癌的秘密還很遠,但根據大量研究表明,人的個性特 征和情緒體驗與癌症有關。一些充滿著心理矛盾、壓抑、不安全感和不愉快 情緒體驗的人容易患癌症。這樣的人,由於大腦處於緊張狀態,使激素的分 泌發生了變化,減弱了人的免疫能力,所以容易致癌。其他如胃病、皮膚瘙 癢症、心律不齊、心絞痛、十二指腸潰瘍、月經不調等等,都與情緒變化有 關。臨床的大量事實表明,樂觀的情緒可以幫助病人與疾病作鬥爭,絕症患 者可以緩解,重病者可以減輕,加速疾病的治愈。
如何保持樂觀情緒
保持樂觀的情緒是健康的重要條件之一。怎樣才能保持樂觀的情緒呢?
首先,應經常在空氣清新的戶外從事各種體育活動,如跑步、打太極拳、 散步等。這些運動能喚起人的心滿意足和愉快之感,給健康以良好的影響。 同時,任何健康、有趣的嗜好、家庭融洽的氣氛也頗有益處,它會“中和” 不良情緒產生的惡果,並大大提高樂觀情緒的“儲備量”。當你在不順心或 陷入痛苦的時候,這些“儲備量”就會發生作用,它不僅使你不至於過度憂 傷,而且有助於迅速恢複良好的心境。
運動還可給肌肉以負荷,從而“吞食掉”釀成情緒低落的種種起因,使 人擺脫激動、憤怒、委屈、不滿等情感。
其次,在生活最艱難的時刻,投身到大自然懷抱,它可以幫助你從中找 到慰藉。另外與家人、朋友到郊外森林散步也是十分有益的。
第三,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痛苦與折磨時,流淚也是排除苦悶的方法,它 可幫助你排泄不良情緒。因為人體在情緒激動時血液中會產生某種化學物 質,流淚就是宣泄這種化學物質的方法之一。
常聽音樂保健康
生理學家經過研究後認為,當人處在某種聲音的環境中,會引起生理上 的反應,如流經四肢的血液減少,心跳加速以及內分泌增加,水分消耗加速 等等。同時生理學家又指出,人的情緒和行為,與音樂節奏相協調。在徐緩 的樂聲中,人的情緒松弛,舉止文雅;在歡樂跳動的節奏中,人的情緒和動 作都會隨之活潑起來。有些人在聽到舞曲時,往往會情不自禁地手舞足蹈。 這種對音樂節奏的跟隨和協調,可以改變人的心理和生理狀態,直接或間接 地作用於人的健康。
音樂通過心理作用可達到治療的目的。因為悅耳的音樂對人腦具有良好 的刺激,它對人體的心血管、消化、內分泌系統及運動系統都能產生有益的 作用。通過對音樂的旋律、速度、音調的控制,可以對人體起到鎮靜、鎮痛、 降壓的作用和安定、興奮等調整情緒的不同效果。
長歎短籲益身心
人們在愉快、悲傷或憂愁、思考的時候,長籲短歎幾聲,便有一種胸寬 鬱解的舒暢感;驚恐惆悵之際,長籲短歎有定心安神作用;工作、學習緊張 或疲勞時,長籲短歎有輕松神經的效果;鍛煉身體時長籲短歎幾聲,可強健 呼吸肌,改善呼吸功能,爽炔精神。醫學家指出,長籲短歎時吐音不同還會 有不同的健身效果,但要因人因病而異。比如,吐“籲”字養肝,吐“呵” 字強心,吐“呼”字健脾,吐“泗”字清肺,吐“吹”字固腎,吐“嘻”字 理三焦。需注意的是長籲短歎時,口型、吐音、動作要協調,吸氣呼氣要順 其自然。有醫生讓臨場前心理緊張的運動員和考生長籲短歎幾聲,結果他們 的收縮壓下降十到二十毫米汞柱,舒張壓下降五至十毫米汞柱,呼吸和心跳 減慢,心理緊張狀況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生命亦在於“靜養”
“生命在於靜養”,究其實質,這種“靜養”是在為再次“運動”創造 內在條件。從人體生化角度分析也是如此,人在運動時,氧化加速,新陳代 謝增高,是消耗能量的;而在靜息時,還原、合成占優勢,代謝降低,是儲 藏能量的。所以即使是運動員,也需要有靜息和睡眠的時間,以修補在運動 中消耗的能量。
生理學家發現,人在靜養狀態下使神經緊張度放松,呼吸、心率、血壓、 體溫均相應降低,這種低代謝的積累效應,自然使壽命相對延長一些。
因此,生命在於運動或者生命在於靜養,無論哪一方都不是絕對的,單 純強調一點是有失偏頗的。然而,鑒於目前一般人生活節奏增快,“動”多 而“靜”少,最好的辦法還是,在動靜結合的前提下,注意多讓自己“靜” 一些。不防做做“白日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