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 丙申年十一月初一日 佛學講座

///農曆 丙申年十一月初一日 佛學講座

農曆 丙申年十一月初一日 佛學講座

來源:孝思園   作者:孝思父    2016-11-29 17:09
    • 1
    • 2
    • 3
    • 4
    • 5
    • 6
    • 7

今天天氣明顯較為涼快,善信們都穿上防寒衣物,好好保護自己。

佛學講座內容是延續上期的忿怒品,俗語有云:「一把無名火 燒盡功德林」,一次忿怒,可以令所有功德盡毀於一旦,所以要好好控制自己的情緒,時時提高醒覺,日夜勤勉修學,並且志向涅槃的人,熄滅所有的煩惱。

佛學講座完結時,孝思父向善信送上福米。

 

佛學講座 丙申年十一月初一日 (2016/11/29)
來源:   作者:邱師兄    2016-11-29 14:10

第一部份:佛學 法句經 忿怒品
225. 彼無害牟尼,常調伏其身,到達不死境--無有悲憂處。
226. 恆常醒覺者,日夜勸修學,志向於湼槃,息滅諸煩惱。
227. 阿多羅(1)應知:此非今日事,古語已有之。默然為人誹,多語為人誹,寡言為人誹;不為誹謗者,斯世實無有。
228. 全被人誹者,或全被讚者,非曾有當有(2),現在亦無有。
229. 若人朝朝自反省,行無瑕疵並賢明,智慧戒行兼具者,彼為智人所稱讚。
註 (1) 「阿多羅」(Atula)是一個在家佛教徒的名字。
(2)過去與未來無有。

白蓮馥郁。紫竹青葱。七情破蔽慧癡蒙。五蘊悟真空。
四果融通。海日擁慈容。

【般若波羅密多心經】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密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
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故知般若波羅密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密多咒。
即說咒曰。揭諦揭諦 波羅揭諦 波羅僧揭諦 菩提薩婆訶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
菩提自性本是空的。是故真空之中,既無色受想行識五蘊。無色了,身便空了,無受想行識,心也都空了。身心兩亡,身空心空佛性即現目前。只因我們身不空,就有生老病死之苦。心不空,則有生住異滅。
再解下一句前,則要說十二入/處
十二處/十二入
內部 — 外部
六根 — 六塵
眼根 — 色塵
耳根 — 聲塵
鼻根 — 香塵
舌根 — 味塵
身根 — 觸塵
意根 — 法塵
[無眼耳鼻舌身意 無色聲香味觸法]

現在身心都空了,則六根都清淨,無眼耳鼻舌身意了;六塵亦都不擾,無色聲香味觸法了。內無六根,外無六塵,(六根六塵可稱為十二入,入是根塵互相涉入的意思。如內有眼根而有外在的色塵。)
再解下一句前,則要說一下十八界
十八界
六根 – 六塵 – 六識
眼根 — 色塵 — 眼識界
耳根 — 聲塵 — 耳識界
鼻根 — 香塵 — 鼻識界
舌根 — 味塵 — 舌識界
身根 — 觸塵 — 身識界
意根 — 法塵 — 意識界
六根 + 六塵 + 六識 = 十八界
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
六根又生出六識,六根、六塵、六識又稱之為十八界。
人不外乎內有六根、外有六塵,再加上識的作用。
六根之牽連受累,以眼為先。今眼界既空。則萬緣悉泯,而意識界皆忘。
所以十八界是一切不善法的根本,是一切苦厄煩惱的原因。世間一切事物無不因為這根、塵、識的三種作用變化,而互成因果,輾轉無窮,只有修得甚深的般若妙法,慧眼時刻觀照,才能證得真空妙境。於是擺脫一切根塵世界,了然本來是空

第二部份:智慧語
A、寧可認錯也不要說謊,因為認錯只是面子問題,而說謊卻要付出長期包裝成本。B、寧可挨批也不要內疚,因為挨批只是短暫的難受,而內疚卻是長時間的折磨。C、寧可吃虧也不要結怨,因為吃虧只是眼前利益的失去,而結怨卻會增加做人的長期成本。

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能受苦乃為志士,肯吃虧不是痴人,敬君子方顯有德,怕小人不算無能,退一步天高地闊,讓三分心平氣和,欲進步需思退步,若著手先慮放手,如得意不宜重往,凡做事應有餘步。持黃金為珍貴,知安樂方值千金,事臨頭三思為妙,怒上心忍讓最高。

第三部份:適飲適食
麥芽
1. 甘,平。入脾、胃經。功在消食化積,回乳。
2. 用於米麵薯芋食滯證。本品能促進澱粉性食物的消化。可與山楂、神麴、雞內金等同用。若治小兒乳食停滯,單用本品煎服或研末服有效。若治脾虛食少,食後飽脹,可與白朮、陳皮等同用。
3. 用於斷乳乳房脹痛。單用生麥芽或炒麥芽120g,或生、炒麥芽各60g煎服有效。
4. 此外,本品兼能疏肝解鬱,用於肝氣鬱滯或肝胃不和之脅痛、脘腹痛等,可與其他疏肝理氣藥同用。治食積不化,脘腹脹滿,食欲不振,噯氣吞酸。治斷乳時乳汁郁積、乳房脹痛。

藥膳菜譜介紹
1. 麥芽解膩茶
麥芽5錢、麥冬5錢、谷芽5錢、萊菔子5錢、山楂3錢、薄荷2錢
做法:
將所有藥材(薄荷除外)加水2000c.c.浸泡30分鐘。
將泡過的藥材以大火煮滾後轉小火繼續煮30分鐘後熄火,加入薄荷,燜3分鐘,再過濾後即可。
可當日常養生茶飲。
如容易腹瀉者再加入茯苓3錢,容易便秘者另外加決明子3錢。
2. 山楂麥芽消滯湯
材料:山楂3錢、炒麥芽5錢、炒穀芽5錢、陳皮1角、生薑3片
製法:所有材料連同5碗水,以大火煲煮,水沸後轉文火煲1小時。
*** 但孕婦及胃酸過多者不宜飲用。

By |2018-10-03T17:18:04+00:00十一月 29th, 2016|佛學講座, 慈善基金|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