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孝思園舉行派米活動,雖然下著毛毛細雨,但公公婆婆們紛紛來到本園聽講座之餘,亦開心地分享平安米及紀念品。以下為是日佛學講座內容:
佛學講座 四月十四日 ( 2010-4-14 )
第一部份﹕心經 ( 12 )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密多故,心無罜礙,無罜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湼槃
經文接上句「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 菩薩 )依般若波羅密多修行 ( 五蘊皆空,諸法空相,不生不滅,六根清淨,六塵不染。) 則無罣礙,無恐怖,無顛倒夢想,達到最高無上正知正覺湼槃地步
我等凡人執着(有所得)世間五蘊,而生三惑、而生煩惱,所以輪轉六道。
菩薩「無所得」無愛取無執着,故能「兖竟湼槃」
罣礙 :罣,無明煩惱如綱,遮蔽真心。
礙,眾生為五蘊所罣而生我執,正道受礙
恐怖 :恐,一時之驚。 怖,怖畏,常存之畏惧,
眾生為五蘊所罣礙,故有生死之怖畏。
顛倒:以妄作真,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猶如迷人」(圓覺經)
夢想:虛妄不實之幻想,眾生迷時如夢,知諸行無常,
夢中人妄執以為實想,醒來情境頓空。
三惑:見思惑,見惑五不正見。思惑貪瞋痴慢疑之心。
塵沙惑,初地菩薩化度眾生不通達猶如無量塵沙。
無明惑,不了知諸法,
五不正見:身見( 五蘊我執之見)
邪見( 不信因果 )
見取見( 執持妄執 )
戒禁見( 不了知戒律,以為食草殺生戒)
邊見( 偏差:人死燈滅/死後為人)
湼槃;玄奘法師譯為圓寂,成就一切福德,斷惑滅苦,
圓 福德智慧圓滿無缺,
寂 三惑煩惱盡除,解脫生死。
佛第二部份﹕談因說果
摩訶迦葉尊者讚歎無常
尊者湼槃前在閣崛山開示,讚歎無常,萬物皆因緣而生,才會有無常,因為無常才會有苦惱,因為有苦惱,才會有無我,因為無我之存在,才會使有智慧者决不執着於「我」與「我所(己有)」,執着於此當受無邊愁憂苦惱,人生在世、必須努力遠离「我執我所」言畢即入湼槃。 ( 大智度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