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寧會《自主晚晴心願》計劃
[...]
[...]
2014年7月16日,由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第25屆香港書展揭幕。 書商和參展機構各顯神通,異彩紛呈,琳琅滿目。一些著名作家也來到書展與讀者見面。 孝思園歷來注重「孝道」與「文化」的傳承,期待有更多的人士推廣「孝道」與「文化」,令香港成為文化人士的樂土。 可以這麼說,在書展裡面逗留一天,亦絕對不會覺得悶。 [...]
八十後笑喪了,大家以年齡為評審。 但如果一個人每日不快樂地生活了八十年,和一個天天開心快樂了四十年的人比較,哪個生活得有價值? 找到你喜愛的,工作、城市、朋友、愛人、家人,達標後,每天都是獎賞、獎勵。 現代世界,空氣、環境、食物,都有污染的問題,而醫療科技發達,病是很容易被發現,似乎危疾是一生無可避免,只是幸運的人,這些病在老年才到,不幸的人,在壯年已被纏上,像我,四十八歲,在難得再踏足的舞台最後綵排的一天,接到鼻咽癌檢驗報告。 [...]
[...]
[...]
[...]
[...]
來源:溫暖人間 第274期 作者:證嚴法師 2012-03-07 [...]
來源:溫暖人間 第274期 作者:馬修.李卡德 Mathieu [...]
葬禮是向死者致哀的方式,同時藉由儀式種種,試圖重建被某一死亡狙擊的生活。王志元(1984-)首本詩集,即以父親辭世開場,焚燒父親如焚燒一朵綻放的紙蓮花,繼而展開生者碰觸愛與死的種種聊賴憂傷,尷尬疼痛。王志元文字簡潔且降低抒情,抽象跳躍,偏愛組詩形式,偶爾思索死的謎面:「讓我告訴你個祕密/只要你不說出去/我就還活著」;偶爾彈奏腦中樂隊,幾近後搖滾:「拼湊詞語的人在泥上走/冥想藍色/棄守一棟孤獨的房子」。在時間的命令下,埋葬往事渣滓,留下詩的證據:或藉大量留白誘引閱讀者翻轉思緒,如「十一首」系列;或藉口語化詩題如〈爸爸問我結婚後要不要生小孩〉、〈和前女友相約去聽演唱會〉道出親密的懷念……葬禮之後,便是漫長的告別,一不小心,竟「把牆漆成了另一種顏色」。 王志元著,逗點文創出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