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2019-02-25T17:45:41+00:00

精選生命教育

其他生命教育

平板電腦代車頭相 城大喪葬展死都要環保

來源:明報   作者: 錢瑋琪    2012-03-06 17:55 「未知生、焉知死?」死亡向是傳統禁忌,年輕一輩就覺得死亡遙遠,少有關心生死或殯儀議題。城大副學士生日前舉行「死都要環保」綠色葬禮展覽,宣揚使用紙棺及以平板電腦代替「車頭相」,也介紹花園葬等新派葬禮,呼籲年輕人探討與面對死亡,反思個人生活態度。 平板電腦代車頭相 (資料圖) 引入海外綠色葬禮 「死都要環保」為城大公共關係及傳意副學士學生的畢業專題活動。二年級學生蘇浩霖去年見坊間私營骨灰龕場問題惡化,即構想本港除土葬火化等傳統儀式外,亦可引入海外的珊瑚葬、花園葬、樹葬等綠色葬禮。而更重要的是透過專題向公眾宣揚生死教育、明白死亡與喪禮之意。 [...]

我的葬禮我做主

來源:孝思園   作者:孝思父    2012-03-02 16:16 這些年,見到不少親友因為辦理親屬的後事而弄到兄弟姐妹不和,有些甚至反目。 造成這樣的結果,其實,除了是兄弟姐妹的關係原本就不見得好之外,還是應該將主要的責任歸於逝者。因為,除了非自然死亡的人士之外,如果死者在生前就交待清楚自己想要怎樣的葬禮,例如:以哪種宗教儀式?在哪裡出殯?(香港通常有在醫院出殯和殯儀館出兩種)想有哪些親友為自己送行? 死者越是說得清楚,後人越發好辦,起碼絕大多數會依照先人的遺願去處理後事,而不至於由親友七嘴八舌,你一言我一語的亂加意見。遇到白事,相信沒有正常人的心情會係好的。但偏偏在這種情形之下,既要操勞,又恐先人不滿意,還要遇到一些說話多、是非多的人,假如喪葬費的開支都成問題的話,更是雪上加霜!不同意見的人自然就很易產生矛盾,小則不歡而散,大至嘈嘈吵吵,甚至大打出手。這樣的場面又豈是先人所樂於見到的呢?! 明智之人,會為自己安排後事,越詳細具體,後人越好辦事,因此,十分贊成自己的葬禮自己作主。無論是為家庭、為社會都有莫大的好處。

《向終點敬禮》

來源:孝思園   作者:孝思父    2012-02-29 14:22 黃慧英,香港嶺南大學副教授,香港生死教育學會副會長。自零二年起開辦生死學,與學生一同探索「生,所為何事;死,何以安頓」。最近,她出版了一本書籍——《向終點敬禮》,這是她根據多年教學心得而寫成的代表作。 書中談到死亡是人生在世的最後歸程;無論好人壞人、貧的富的,最終都要垮過這一關。 《向終點敬禮》,作者以「如何為死亡作準備」為經,以不同的常見視點為緯。生命屬於自己,死亡亦然。除了許多慣常的看法與做法之外,仍有大量的選擇。 疼愛你的人會先你而去,又或你會比你疼愛的人先走一步,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們沒得抱怨,只能接受。 每次當我們出席親友的喪禮時,都會分享對亡者的思念及講述他/她的美德。這當然是對逝者很大的愛惜與尊重。然而,大家可曾想過,如果這些讚揚能夠讓亡者仍健在時聽到,那不是更美好? 這本書共分為七個部分: [...]